1、应该是污水先进的厌氧池,厌氧工艺是水解-产酸-产气。根据你的描述,肯定厌氧工艺除了问题,停留在产酸阶段,产气量少。应该要检查下厌氧池了,是否生物膜脱落了,或者污泥堆积了。总之去厌氧池找原因。
2、原理: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3、pH值较低,会导致丝状真菌的繁殖而引起污泥膨胀。活性污泥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5~5;pH值低于5时利于真菌生长繁殖;pH值低至5时,真菌将完全占优,活性污泥絮体遭到破坏,所处理的水质恶化。(7)BOD-污泥负荷 BOD污泥负荷是设计活性污泥反应池和控制其运行的重要指标。
4、除磷的情况是:主要作用菌类为聚磷菌,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P,好氧状态下吸收磷,最后在好氧池排泥时将P排除系统外。PS:如果说AO是用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我就只能呵呵了。
5、可以采用先增加硝化液回流比,如仍得不到有效降解,只有增加A池池容。根据楼主提供的数据分析:混合进水总氮为34~40mg/l,氨氮为25mg/l,则有机氮和硝态氮总量为9~15mg/l,假设其中全部为有机氮且未进行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出水有机氮总量也不会超过15mg/l,满足一级A的排放标准。
1、第六,根据池子的容积除以进水流量,算出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水处理工艺分三级:一级处理: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级处理: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
2、第六,根据池子的容积除以进水流量,算出水力停留时间(HRT)。AO,AAO,SBR,MBR,CASS等都有相应的资料提供参考HRT,根据废水的处理难易程度,适当增减HRT。AO,AAO很少被用于工业废水,因为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高,需要的停留时间很长,这些工艺需要的池容积太大,投资太大,效率也不高。
3、水利停留时间是指水体在特定处理单元中停留的平均时间。它是水处理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和效率。合理的停留时间可以确保污染物得到充分的反应和去除。 计算方法的构成 水利停留时间的计算主要涉及两个参数:反应池的有效容积和进水流速。
4、水力停留时间(HRT)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参数,它衡量污水在生物反应器中与微生物接触并进行处理的平均时间。简单来说,HRT等于反应器的有效容积V(立方米)除以进水流量Q(每小时立方米)。在活性污泥法中,HRT对污水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因为它决定了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周期,即污泥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
5、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简写作HRT,水处理工艺名词,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因此,如果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则:HRT = V / Q (h)即水力停留时间等于反应器有效容积与进水流量之比。
6、水力停留时间,简称HRT,是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衡量污水在生物反应器内的停留平均时间,即污水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反应时间。这个时间的计算公式是:HRT = V / Q,其中V代表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以立方米为单位),Q则表示水流速度(以小时为单位)。
1、污泥生长达到该水质条件下的最大量,停止外排,死泥变多,最终溶解于水中,造成SV减少。2,水质异常变化,引起污泥活性降低。
2、污泥沉降比在处理污水方面的应用:在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处理站,影响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很多,在缺乏经验数据和相关检测设备支持情况下,运行管理人员通常是以沉降比作为指导运行的主要工艺参数,根据沉降比来判断曝气池工艺运行情况,为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控制废水处理效果。
3、可能是因为污泥的清除不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足,导致污泥的二次沉淀不够,污泥中的有机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去除。另外,可能是污泥池的运行条件不合理,使污泥池内的污泥出现了稳定性状态,污泥沉淀效率低,有机物没有得到有效去除。
4、SRT控制排泥方法要求准确计算系统内总污泥量MT,通过控制泥龄确保处理效果。当处理效率要求高、水质严格时,SRT宜控制大些,温度高时可小些。MT包括曝气池、二沉池和回流系统内污泥量。计算公式:MT = Ma + Mc + MR。适用于处理要求较高的场合。
1、楼正解,你那是什么水?对氯离子排放有要求吗?2000mg/l不算高了,约半年时间微生物就可以适应这麼高的盐度,以後慢慢就好了。
2、高盐废水有可能把生化池中的细菌搞死,但是氯离子本身杀菌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对无论对厌氧菌还是好氧菌,原则上最好控制氯离子含量。最好不要超过3%。
3、工程经验数据表明: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2000mg/L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止,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8000mg/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会相继死亡。
4、手机进水了需要进行一下操作:将整机全部拆开,准备好使用相应的螺丝刀。 拆除屏幕时,轻轻将屏幕连接主板的小芯片与主板分离。 拆 除金属屏蔽隔离层前一定将入网证和入网证下的卡槽贴纸撕掉。
5、工程经验数据表明: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2000mg/L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止,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8000mg/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会相继死亡。不过,经过长期驯化,微生物会逐渐适应在高浓度的盐水中生长繁殖。
进行缺氧反硝化。在好氧池里发生硝化反应后,氨氮转化成硝态氮,氮还是在水体中,并没有去除,回流的混合液中就含有大量的硝态氮,在缺氧池中发生反硝化,硝态氮转化成氮气,逸到大气中,完成脱氮。好氧池是指废水处理中,生物处理的一种方式。
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把好氧池的出水回流到缺氧池后,等于缺氧池的进水变成了(10+20)立方,自然好氧池的进水也变成了30立方,好氧池的出水也是30立方,其中20立方回流,10立方到二沉池。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
原理: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O池混合液回流到A池,在A池缺氧状态下,硝态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除磷的情况是:主要作用菌类为聚磷菌,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P,好氧状态下吸收磷,最后在好氧池排泥时将P排除系统外。PS:如果说AO是用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我就只能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