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是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衡量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我国的国际形象。
2、节能就是节约能源,减排是减少废物的排放;能源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浪费大,没有合理的运用;减少废物的排放是为了人类的生态平衡。
3、其次,金融危机的来临使得许多企业投资谨慎,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上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煤炭价格下跌幅度相当大,缓减了企业在能源成本方面的压力,也使得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节能效果因而大打折扣。
4、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节能环保电力调度。加快培育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发展。
5、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进行工业用电设备的节能改造有多个重要原因: 节约能源成本:工业用电设备通常耗电量较大,如果能够通过节能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就能减少能源成本支出,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减少环境影响:大量能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等。
工业用电设备节能改造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术,可用于工业用电设备的节能改造: 高效电动机:替换老化低效的电动机为高效电动机。高效电动机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技术,能够提高转换效率并减少能源损耗。
改造安装简单快捷,不需要改动原有电路,不需要安装新的节电设备,用最省心的方式就能节省电费。
因此,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是正确的,是实现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迫切需要。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低碳发展转型任务更加紧迫。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我们就一定能深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能源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取得一定领先,但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绿色低碳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科技创新需求迫切。我国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但地域和城乡差距仍明显,对“十四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必须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碳减排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