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体节能降耗的分配目标是按当地省份总能耗的多少,具体一点就是耗多少标准煤,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工业发达地区能耗高,所以分配得多,像贵州,青藏、四川等省份工业不发达,能耗相对低,分配目标就低一点。
2、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二)基本原则。强化约束,推动转型。
3、综上所述,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建立健全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经济政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金融机构的积极支持。这将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为了提升钢铁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倡导循环经济,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强化环境保护,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正致力于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目标是使钢铁产业不仅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且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
国家通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详尽的中长期规划来引导钢铁行业的稳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发展规划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2003年起,年产量超过5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根据国家钢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所在城市的整体规划,有权制定集团内部的详细规划。
第一条,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旨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兼顾资源、能源和环保,保持适度生产能力。目标是提升综合竞争力,使之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和强国。第二条,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到2010年,我国钢铁产品的优良品率将大幅提高,能满足建筑、机械等多领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部分需求。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国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必须下降20%。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表示“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随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
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
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培育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发展。 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 对高耗能企业采取节能措施 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节能减排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结构调整,政府将继续严把土地和信贷闸门,确保所有项目都符合土地、环保和节能等六项基本要求。重点关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增长,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并制定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的政策。这包括推动能源结构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变。
完善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制定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调整政府采购清单,推广节能产品的强制采购。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约意识。
1、采用自然光,使用节能灯,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不能象使用普通照明灯泡一样随开随关,这样会缩短节能灯的寿命,反而不节省。买可调节光照度的台灯,省电又保护视力。减少灯的瓦数。少开一盏灯。能用一个灯,就别用分散的两个灯。
2、合理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能耗与改进施工工艺、与工程质量结合起来,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目标。 (5)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节能驾驶技术和节能节油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节能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使节约能源成为一种习惯行为。确定机械手的节油核心定位,做好机械手的各方面的工作。
3、积极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结合实际情况节能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每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强化节能意识。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宣传周活动。
1、五是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节能法和环保有关法律,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和标准,强化依法监管,加大督查力度,更好地发挥法律法规手段在推进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六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开展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2、我国积极推进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重点关注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通过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有效降低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原则。在关键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型示范试点。
3、钢铁、建材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行能源替代工程;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实施重大节能工程;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财政、税收与金融政策,推进节能减排等。
4、夏季空调温度在国家提倡的基础上调高1℃ (2)选用节能空调 (3)出门提前几分钟关空调 合理采暖 通过调整供暖时间,强度,使用分室供暖阀等措施,每户每年可节能约32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7千克。